李永波:羽超并非职业联赛 不想简单模仿乒超
新华社北京9月25日体育专电(记者姬烨王春燕)2013-2014赛季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即将于28日揭开大幕。谈及关于羽超的一些问题,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25日表示,羽超并非职业联赛,而且也不想简单模仿乒超。 羽超已经举办了三年,之前,受制于赞助商匮乏、电视转播平台缺失等问题,联赛关注度并不高,而一些球队的运营也捉襟见肘。上赛季,湖南队靠出卖国手维持经营,北京队无奈将主场搬至安徽,皆因为缺少赞助。本赛季,随着央视的首次转播、 李宁等赞助商介入,羽超有望迎来发展进程的转折点。 不过,李永波表示,联赛名称虽然为俱乐部超级联赛,但实际上并非职业联赛。“羽超球队没有完全托管给企业,依然是专业队掌管,企业只是配合,”他说。 在职业体育蓬勃发展的今天,联赛对一个项目的助推作用愈发明显。中超、CBA正向着产权明晰、责权明确的职业化方向深入发展,而乒超联赛也在球员归属权、赛制、转会和薪资等方面进行了改革。相比之下,即将步入4岁的羽超还没有进入职业联赛的大门。 “一开始我们的期望还是不要太高,”乒羽中心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,羽超的改革要适应羽毛球的大环境。这位负责人举例说,世界羽联每赛季有12站超级赛,加上奥运会、世锦赛、苏迪曼杯、汤尤杯、亚运会和全运会,以“奥运争光”为核心任务的羽超要为这些赛事让路,因此每年的比赛时间很难固定。 一个真正职业化的联赛至少应包含几个要素:独立的运营模式,职业化的劳资合同,有效的电视转播,赞助商的良好回报,相对固定的比赛和球迷群体等。 以球员归属权为例,乒超在去年就进行了锐意的职业化改革,抛弃了此前沿袭多年的摘牌制度,运动员改为同俱乐部签约,形成长期稳定的劳资关系,国家队没有随意征调运动员的权利。反观羽超,新赛季顶级运动员仍属国家队管辖,而其他选手也归属地方羽协,并非俱乐部所有。俱乐部只能依靠地方体育局,缺乏职业化市场运作。 李永波表示:“运行多年的乒超的确很不错,但我们不想简单地模仿其他模式,我们希望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发展。将来是否适合职业化还不确定,我们会努力找一个适合羽毛球发展的思路,慢慢来。” 李永波还透露,央视在赛前将为每队提供50万元,这为一些资金紧张的俱乐部解了燃眉之急。而有了央视这个平台,俱乐部也更容易找到赞助商。(完) |